机械巨兽熊北北引爆熊洞街 尖叫美学盘活城市存量资产

时间:2022-10-13 16:11 来源:城市在线网

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城市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现代科技不断更新迭代,人们的生活也天翻地覆。

       过去四十年,中国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转变。国家大力支持工业发展,在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上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收入也成功跨入中等偏上国家行列。


 
       目前,我国各类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建设水平加速迈向现代化,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完善了城市功能、增进了民生福祉。但繁荣背后也潜藏着危机,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增长,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使城市工业园区飞速扩张。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时期后,我国工业生产不断转型发展,原有的旧城市遗留下来的老旧厂房由于建筑老化、污染严重无法再进行开工生产。先前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产业园区等等不断被废弃。这些老旧建筑占用了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影响了新城市的规划布局,失去了自身原先的工业厂房定位,导致城市出现大量存量资产,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城市的存量资产是指曾经或当前仍以工业生产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空间单元,如老旧厂房、废置园区等。“未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是它的的基本内涵。总的来说,一些“不再适宜当前城市区位的、低效利用的城市工业空间被叫作城市存量资产。

       我国存在过许多依存于资源的工业性城市,这些城市在我国的发展建设中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助力了我国的经济腾飞,为我国成为工业大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资源的枯竭与产业转型,这些城市风光不再,面临着重大的危机。这些城市或城市的工业区在新的时代落幕退场,留下了许多老旧园区。如何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现如今一个重要议题。

       如何让这些存量资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好的效益,减少城市资源的浪费,各地政府纷纷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北京市出台了盘活利用存量用地指导意见,天津也在作城市存量资产空间的转型与改造……

       老旧的工业厂房往往坐落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工厂运作的环境污染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吸纳就业能力弱,产能转化效率低,动工拆除成本较高,与当下的依靠科技创新和节约资源的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将老旧产业园区进行改造成为人们眼前的第一选择。

       在众多尝试中,老旧厂房变废为宝式的创意园区改造想法显得瞩目。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城市中大量的废置工业区开始焕发新生,以原本的老旧厂房建筑为基础,通过非拆迁的环保方式对整个空间进行改造,节约了资源,提升了整体运作效能。经过合理改造后的创意园区成为一个坐落于城中心的办公园区,整体改造投入较少,文化风貌留存较好,吸纳创新创业企业,成为产业孵化集群区域。改造后的科创产业园大大提升了旧厂房的产值,以无污染的运作搭建创孵平台,引领新的消费需求、塑造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国际上,也有许多园区改造的典型案例可以借鉴。早在20世纪70年代,老旧厂房的改造风潮就已在美国盛行,创意园区、购物中心、酒店、博物馆……这些改造既是对城市的空间再造和文化建设,又在节省经济资源的前提下盘活了城市的存量资产,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而一个城市的这些旧建筑不仅是曾经工业生产的落脚点,其文化特色和历史纪念意义更是十分厚重,老旧厂房的改造更新对于整个城市的更新改造意义重大,因此新的改造发展模式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老旧厂房的普遍现状。

       而将老旧厂房转型成文创园区,具有塑造文化新地标、城市新名片潜在动力。使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向品牌化、媒介化驱动,最终实现创意产业功能区集聚,能够在减少损耗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城市特色。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支持老旧厂房升级改造。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要求各城市建立协调机制,统筹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工作,充分挖掘资产潜在价值,提高回报水平。

       利用好政策红利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以政策为指导,老旧厂房改造式文创园区有利于扩展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在这样的风向引导下,我国不少城市开始做类似尝试。如原红光电子管厂为目前成都中心城区内遗留的具有规模和历史的工业建筑群。包含了20 世纪50年代前苏联援建的办公楼到20世纪 90年代初修建的各类厂房。在此基础上,成都将其建设成为了“东郊记忆”集合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和对接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大连市中心附近有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工业区,这样的老工业区,拆除成本过大,而且凝聚着不少大连人的回忆与文化,如何将其变废为宝?大连政府请来了文旅IP界的专业操盘手——博涛文化。博涛文化,是家成立17年的大连本土文旅科技公司,因持续的创新力和网红艺术家创始人肖迪的个人影响力,在国内文旅行业具有颇高的知名度,其服务了众多文旅集团和知名主题乐园,项目遍及全国。从主题公园娱乐项目到科技产品研发,到游戏影视特效的后期制作,再到现在的高科技仿生机械艺术装置的横空出世,这家公司汪洋恣意的创新力,为中国文旅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方式。

       这家公司开创了国内机械巨兽艺术装置的先河,曾一手打造了吉安的“凤舞庐陵”机械艺术秀,其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打造的海陆机甲战队,在东方卫视“月光露营会”与当红偶像罗一舟合作一曲科技感十足的《月亮之上》。该节目一经播出,瞬时热登抖音、微博全国及同城双榜,全平台曝光量破亿。面对大连老工业区的困境,博涛文化以“尖叫美学”为全新的思路,着手打造了机械巨兽“熊北北”。要知道,巨兽出现在现实世界的“奇迹感”,以及巨兽的灵动和互动, 产生“生命感”,加上巨兽有着独特的外形,是机械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这种“科技文艺的美感”,都让人不禁发出“哇塞”的感叹。而巨兽“熊北北”不仅是一种“科技艺术”的尝试,更是一种新的“尖叫经济”的实践。同时还配套了热门商街“熊洞街”,一系列的游乐设施和配套商业围绕着“熊北北”, 以IP创爆款,直击城市文旅发展痛点,以文化、环境、特色商业等IP形成熊洞街的IP星系,形成大连熊洞街整个街区的长效发展。于是这座原本无人问津的百年老厂,华丽变身为一个城市潮人消费、聚会的目的地,成为大连潮人的聚会打卡地和最炙手可热的微度假项目!

       在城市的更新迭代中,盘活城市存量资产,既是国家政策,也是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必然趋势。成都东郊记忆、大连熊洞街的成功,已然证明这条路径的可行性,为未来我国城市存量资产的改造提供了正面范例。

 

编辑:z0011
图片新闻